400-100-9884

极之美观察|南极点到底有什么?

629 2025/11/12

南极点,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自转轴和地表的交点。

 

站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一种超现实的体验——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脚下是厚厚的冰层(厚度近2000米),头顶的天空在夏季永不落幕(极昼),冬季则陷入漫长的黑夜(极夜)。这里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东、西、南概念的地方,也是全球时区的交汇点,你可以开玩笑说现在几点都算对

 

南极点并非静态的,冰盖每年移动约10米,科学家需要重新标记它的位置。1957年,美国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阿蒙森-斯科特站,用最早抵达南极点的两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如今它仍是研究宇宙、气候和极端环境的重要基地。

 

第一章

南极点有哪些无与伦比的特点?

1.独一无二的地理与方向特性

南极点是地球所有经线交汇之处,在这里东、西、南方向完全失效,只有北方,只要移动就是朝北走,这是南极半岛和南极大陆其他地方没有的。而且因为经线汇聚,南极点理论上属于任何时区,虽然附近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用新西兰时间,但这种特殊的时区属性依然独一无二。

 

2.极致的昼夜与气候条件

南极点每年只有一次日出日落,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相比之下,南极半岛的极昼极夜时间短很多,而且纬度越低昼夜变化越接近正常。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49度,年降水量仅3毫米,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而南极大陆边缘像南极半岛,冬夏气温相对温和,环境没有那么极端。

 

3.超高的抵达难度

根据南极国际旅游组织(IAATO2023-2024旅游季的数据,超过10万游客乘坐邮轮抵达南极半岛,而能深入南极内陆的仅有784人,其中成功抵达南极点的不足200人。

 

前往南极大陆需依赖大型运输机(如伊尔-76、波音757,空客340等),而想抵达南极点,挑战更为艰巨:需先飞抵南极大陆中转站,再换乘载客仅10人左右的特种螺旋桨飞机(如巴斯勒BT-67),穿越极寒、稀薄高原和复杂导航环境才能抵达;或选择更小众的滑雪、徒步甚至自驾方式,全程需面对极端气候和极高风险。

 

由于多级中转、极端环境、高昂成本及极短的窗口期(仅11月至1月),南极点成为全球最难抵达的地理极点。从半岛到大陆再到南极点,难度呈指数级攀升,真正能站上地球最南端的人,凤毛麟角。

 

4.特殊的科考与人类活动

阿蒙森斯科特站位于地理南极点,是南极大陆上第二大研究站,占地7600平方米,可以容纳250名人员。它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工坊和生活空间,研究像中微子探测这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项目。它的设计模仿飞机机翼的外形,因而不会影响雪在建筑物上方和周围飘动,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上的积雪量。

 

而南极大陆其他科考站大多在边缘,研究重点不一样。南极点还是人类探险精神的象征,历史上阿蒙森和斯科特的竞争等壮举都发生在这里,意义非凡,相比之下,南极半岛更多是旅游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门地。

 

5.纯粹的荒芜与象征意义

南极点几乎没有生命,只有科考站和极地微生物;而南极半岛有企鹅、海豹等活跃生态。这里是人类探险精神的圣地——1911年阿蒙森与斯科特的传奇竞赛、现代科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赋予它超越地理的意义。

 

南极点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点,更是地球留给人类最极致的孤独与浪漫。它的方向迷失、时间模糊、气候极端,以及近乎外星的体验,让其他南极区域显得像温和版冒险。能站在这里的人,不仅是旅行者,更是极地传奇的参与者。

 

第二章

南极大陆三家营地的优势比较

在上一篇极之美观察中,我们其实已经很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南极大陆存续运营的三家营地对比,这次,我们对三家营地的优势做进一步介绍。

 

绿洲木屋营地

突出优势:科考级的安全保障与系统运营

 

Ultima的科考级安全保障与系统运营主要依托两大核心体系:一是基础设施与医疗保障:它租用位于俄罗斯新拉扎列夫国家级科考站内的3处独立木屋(总共6处),作为运营基地,并配备专业救援与医疗保障团队;二是强大运输保障:得益于兄弟部门ALCI在南极大陆(特别是东南极内陆)为国家级科考任务提供核心后勤运输服务的优势地位,有信任保障。另外,Ultima的飞行优势也很突出,运营两架内陆飞机专用于南极探险旅游:一架常备执飞南极点航线,另一架常备执飞帝企鹅栖息地航线。此外,Ultima提供三处不同方位的帝企鹅栖息地访问点。当某处天气条件不利时,可选择其他两处,显著降低了无法抵达栖息地的风险。

 

白沙漠

突出优势:极限环境下的极奢体验

 

白沙漠有两个营地组成,一个是豆荚营地(Whichway ),另一个是新建的太空营地(Echo)。比如说最新建的 Echo 营地,受太空探索的开创性时代启发,安静地坐落在类似月球地貌的环境中。太空舱的设计,符合南极大陆的那种极寒、大风的环境。而且,作为南极大陆仅有的独立卫浴,白沙漠每一个舱房都带独立卫生间和浴室。不过极之美在此提醒,无论入住哪个营地,出门前不建议大家洗澡,怕着凉。

 

白沙漠选用的飞机是湾流公务机或者A340,从南非启程,落地南极大陆的时候,会有一个接驳中转的狼牙峰营地,以备天气不好时的不时之需,在狼牙峰营地地下,有一个蓝冰酒吧,里面把奢华体验玩到了Ji致。

 

 

Antarctic Logistics & ExpeditionsALE

突出优势:原教旨主义的极简探险

 

ALE主要布局在西南极,为您带来足够硬核的南极大陆探索体验,但同时,也意味着条件更加艰苦。相较绿洲木屋营地和白沙漠,ALE地处南纬79度,离南极点更近,从南极大陆飞到南极点只需要四个小时,天气对其影响的概率较小、飞得更快,可以在帝企鹅栖息地附近住三天两晚。

 

不过,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它的住宿条件相对来说更艰苦,比如在零下十几度到零下二几十度的环境下,在帐篷里居住,要更加耐寒;比如洗澡不是很便利,公共浴室两三天能排到一次,用水限量,卫生间也是公共卫生间。对于没有户外生存经验的探险家来说,要慎重考虑。

 

第三章

去南极点,如何观察帝企鹅

在去往南极点的途中,去探访帝企鹅栖息地无疑是旅程的高光时刻。作为地球上体型最大的企鹅物种,这片纯净的冰雪王国是帝企鹅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作为访客,必须以最谦卑的姿态与它们相遇。作为中国首个获得IAATO(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认证的专业极地旅行机构,极之美按照IAATO现行规则,与大家分享如何文明观察帝企鹅:

 

1. 安全距离,和谐共处

始终保持5米以上距离,使用长焦镜头或望远镜近距离观察,避免惊扰企鹅的自然活动。若企鹅主动靠近(它们偶尔会出于好奇接近人类),请保持静止,让它自行决定行动路线,必要时缓慢后退。

 

2. 静默观赏,拒绝干扰

禁止触摸、投喂或发出诱导性声音。帝企鹅的生存遵循严格的自然法则,任何人为干预都可能影响它们的捕食、社交或育雏行为。降低说话音量,避免突然动作,用镜头代替喧哗,记录它们最真实的状态。

 

3. 守护南极生态安全

严格消毒靴子和装备:南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外来微生物可能引发灾难。登岸前需使用专用消毒剂清洁鞋底及三脚架等设备。零接触环境:所有物品(包括相机包、手套等)必须远离企鹅活动区域,避免遮挡它们的行进路线或污染栖息地。  

 

4. 科学观察动线  

单侧活动原则:始终在企鹅群的一侧观察,避免包围或阻挡它们通往海冰的路径。繁殖季时,需与集群边缘保持15米距离,确保它们能自由出入海洋觅食。跟随向导指引:专业探险队员熟悉企鹅行为规律,会带领团队选择最佳观察点,同时避开敏感区域(如巢穴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