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极地区的原住民主要有因纽特人、萨米人、尤皮克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因纽特人。在寒冷漫长的北极地区里,他们都总结出了哪些生存的智慧呢?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1、利用冰雪建造房屋
由于北极地区缺乏木材和其他建筑材料,因纽特人只能利用当地的冰雪建造冰屋。
必须先找到被强风压实的干燥的雪,这样的雪才够坚固。然后用刀切割成大小一致的雪块,然后将雪块以环形的方式,由宽至窄层层垒加,最后建成一个半圆形的结构。半圆顶形有利于积聚热量,减少热量流失,并且最大程度避免风雪侵袭。
之后在房屋顶部安装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用来采光,增加屋内可见度,并打上一个小孔,便于排出烟雾和通风。再在雪屋底部中间凿一个洞,挂一块动物皮毛当作门帘,就可以方便进出了。最后再将雪块间的隙缝用积雪等材料填充,雪屋就基本成形了。
为了保障室内的温度,因纽特人会在雪屋内铺上一层动物皮毛。如果温度太低,他们还会用动物油脂作为燃料,在雪屋内生火取暖。
2、利用动物制作保暖材料
因纽特人利用动物兽皮和油灯进行取暖,这些兽皮和油灯取材自海豹、北极熊等动物,它们的脂肪在北极地区御寒的同时,为因纽特人提供了重要的保暖材料。
因纽特人利用动物的毛皮(海豹皮、狼皮和雪狐皮等)制作衣物以及睡袋,具有强大的保暖性。不仅保持身体温暖,还能吸收身体表面的湿气,使得因纽特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依然能够感受到温暖。
二、练就精湛的捕猎技巧
在资源极其匮乏的冰天雪地里,长不出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因此因纽特人只能靠食用海豹、鱼类等海洋动物,和驯鹿、麝牛、北极熊等陆地动物为生。
他们利用鲸鱼皮、水獭皮包裹木头或鲸鱼骨架制成皮划艇,进行捕猎。
多年的艰苦生活还使得因纽特人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叉鱼技巧。只需要将堆积的冰雪扫开,在其中打孔,再放入一小块海豹肉作为诱饵,水下饿了半个冬天的三文鱼就会蜂拥而至,随后岸上的人拿着鱼叉,快很准的叉中三文鱼,等到上岸之后,极寒天气会立刻将鱼冰冻起来,这才是大自然真正的速冻冷鲜三文鱼,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鱼肉营养流失。
三、将食物进行储存
在夏季时,北极地区温度上升,一些动物会来到北极地区觅食,此时是因纽特人食物最丰盛的季节。然而到了冬季,他们就要面临食物匮乏了。因此,储存食物非常重要。
因纽特人在秋天三文鱼最肥的时候开始集体捕猎,将捕捞上来的鱼埋进冻土里保存,凭借着北极圈内极低的温度,大部分致病细菌和寄生虫都难以存活,这也使得因纽特人独特的储存方式没有引起食物变质。
比起速冻冷鲜三文鱼,他们更喜欢保存一段时间过后“熟成”的肉。在全球十大暗黑料理中,因纽特人的“腌海雀”必定占有一席之位。将捕捉到的小海雀放入新鲜的海豹皮中,尽力将皮肤填满,通常每个皮肤可以容纳500只小海雀。
腌海雀是因纽特人过冬时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腌海雀这道菜被他们称之为“基维亚克”,抛开让人难以接受的心理障碍不谈,这道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维持人体日常活动所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四、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
因纽特人有一个特殊的生存法则,即每当寒流来临之际,他们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在上万年的生存经验中,因纽特人对这片土地的生存法则了然于胸。在夏季,他们早已选择了冬季的居住地,通常是北极熊常出没的地方。这是因为北极熊选择栖息的地方通常是背风暖和、食物充沛的地方。为了到达这些地点,因纽特人需要跋涉数百里抵达。
由于北极地区食物匮乏,因纽特人必须团结一致,由族长集中管理食物,并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他们渡过寒冬。
在建造冰屋的过程中,因纽特人也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整个族群齐心协力,女人和小孩负责铲雪,男人则负责切割雪块和搭建房屋,共同完成搭建。
现如今,部分因纽特人怀着对外界的好奇,离开了冰原,走入了更加宽广的视野。但仍旧有些人留在这里,不过有了现代化设施,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许多。
如果你想了解因纽特人的生活,2024年6月,欢迎跟随极之美探险家搭乘曦珥号游轮前往格陵兰岛,走进因纽特人村落,体验原汁原味的北极土著生活状态和独特的北极文化聚落。